病家切不可畏发汗,汗出即是邪出也。《九峰医案》曰:疟邪之后,留热未除,先天固不足,后天亦不振,肾为先天,脾为后天,脾肾不足以化精微,酿生湿热,湿盦发黄,五液不充,热留阴分,致生潮热。
仲景故不用甘草,而择取与甘草相同而不与甘遂相反者,莫如大枣。《唐太宗实录》曰:太宗苦于气痢,众医不效。
辨饮食气有馀:所现食多易消,善饥,喜饮汤水。比又见所著《医略》,原本家学,阐发师传,证以六经,参以各说,食古而化,因时制宜。
然则秋燥可无论乎。服后须吃饭三五匙压之。
目病一切,皆从五脏、六腑发出,岂有能治内症,而不能治眼症者。又曰:疟多寒者,名曰牝疟。
有不得吐泻者,即名干霍乱,乃湿郁之甚也。此邪退正复之机,邪正相持日久,邪氛初息,正返于经,休息无为,固当如是,原方再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