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之以茴香、吴萸等味而痊者,亦可明藏结之治法矣。伤寒六七日,发热、微恶寒、肢节烦疼、微呕、心下支结,外症未去者,柴胡桂枝汤主之。
传经不传,是使阳明之经不传太阳之热,非再传少阳之谓也。若冲心,心不受邪,因而越之,故咽中痛而喉为痹。
渴是少阴症,沉细是少阴脉,太阳、少阴为表里,故脉症相似也。此烦躁在发汗后,是为阴虚。
”答曰∶“其脉自微,此以曾经发汗,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,以内无津液。无大热,指表言。
无少阴症,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症。伤寒脉浮缓、发热恶寒、无汗烦躁、身不疼但重、乍有轻时、无少阴症者,大青龙汤发之。
如头项强痛,即痉之一端,是太阳之血虚,故筋急也。 且其笔法之纵横、详略不同,或互文以见意,或比类以相形,可因此而悟彼、见微而知着者,须一一提醒。